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综合资讯>补气养血 日常秒方

补气养血 日常秒方

2022-05-11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956 5119大健康产业网

核心提示:第一健康报道A-A+日常有哪些实用的「气血双补法」聚焦健康中国中药方(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作者来要水)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

 第一健康报道
A-
A+

日常有哪些实用的「气血双补法」

 

聚焦健康中国 中药方(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作者来要水)

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排在第一位。

望诊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观察病患气(脸)色,气色是我们身体的一面镜子,能窥视机体内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气色是气血在体表的最直接表现。

气血是生命的根本,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中植物,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才能保证人体健康运作。

身体内若气血充盈,则面色红润,即使素颜,也不乏光彩;若气血不足,则面容显老、黯淡无光,一副颓废之势,抹再多的粉底也掩饰不了。

一、看7个部位,自测是否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虚和血虚,之所以说它的直接表现就是气(脸)色,是因为脏腑气血之外荣,脏腑居于内,颜面显于外,联通两者之间的正是「气血」。

轻微的气血不足,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不大,日常难以察觉,但正所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但凡有气血亏虚情况,身体一些部位都会出现异常症状。

气血不足的表现:

①皮肤:皮肤粗糙、脸色暗淡、长斑;

释:「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颜面而走空窍」,也就是说经络把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得养分则红润,若气血不足,就会黯淡无光,感觉异常。

②头发:头发枯黄、掉发多、白发、分叉等;

释:《黄帝内经》:「发为血之余」,即头发是血液的产物,如若气血不足,头发得不到滋养,则开始萎缩脱落。

③眼睛:眼睛浑浊、发黄、有血丝、眼袋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

释:「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眼睛浑浊发黄,表示肝血不足;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代表局部气血不足;双目呆滞晦暗无光,则是气血衰竭。

④手脚:手脚冰冷,手心出汗多;

释:中医认为引起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也就是说末梢血液循环不好,血液中的热能不能传送给四肢,这样才导致了手脚冰凉。还有一个原因是气血不足,因为有些气血不畅是由气血不足引起的。

⑤耳朵:耳朵暗淡、缺乏光泽、有皱纹,甚至耳鸣;

释:「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心虚血耗,会在耳朵上表现出来。

⑥牙龈:牙龈颜色淡白、萎缩、牙齿缝变大等;

释:「龈为胃之络」,又有「脾与胃相表里」,脾胃气衰、血虚不荣、无法生血,以致於血少不能贯注龈络,牙龈随即出现各种问题。

睡眠:心悸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梦易惊醒、夜尿多、呼吸重或打呼噜等。

释:「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可以看出不少失眠都是气血不足造成的。

佛代茶饮(理气开郁)

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烦躁或郁闷;容易头晕、头痛、失眠;胸部满闷,长出气后舒服;胃胀、嗳气、腹部胀满、遇事情容易影响食欲;腹部胀满;女子月经功能紊乱。

二、气血亏虚了,首先检查脾脏功能

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而肺则能调节气的循行并助心行血。这一看似乎五脏在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过程中也都起着不同的作用。

不过《金匮要略注》云 : 「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能够包裹血液使血循常道;温养五脏六腑之血,由脾所统。可见气血之源和脏腑之本皆在脾。

这就是在提示我们,如果你有气血亏虚问题,首先要想到脾脏是否出了问题!何解?这得先了解清楚气血和脾脏的关系。

1、脾脏是人体造血中心

脾脏有人体血库之称,有造血储血功能。

脾生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之《灵柩·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的中焦即指脾脏。

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为机体提供足够原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2、脾是控制血运行的司令官

《医碥》: 「脾统血,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指脾脏有统摄血液并使之运行于脉管之中不至于外溢的功能。脾就如同统摄血液运行的司令官,脾的一声令下,血液则规规矩矩地「守卫」在脉道这个「军营」中而不敢「逃逸」。

若果脾脏出现问题,血就会逸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也就是「脾不统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子、牙齿、皮肤出血,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血不循经的症状。

3、脾是五脏之气的中枢

《脾胃论·阴阳寿夭论》: 「地气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脏之气」。

五脏气运行的实质是气以脾为枢纽,上交于心肺,下归于肝肾,维续五脏之气循环运转。换句话说,气以脾脏为中心,促使血液运行至五脏,乃至濡养全身。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脾脏把控着机体的气血生产、储存、运行的控制大权,可以说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只有脾脏功能健全,气血才有可能充盈滋养全身。反之脾脏虚弱,气血则不足。因此气血不足,首先要检查脾脏功能。

桃红茶饮 (活血化瘀)

面色晦暗,无光泽;面部容易色斑沉着;口唇色紫暗;手指末端色暗,与手掌色差较大;偶然可有身体局部疼痛,位置固定;女子痛经,色暗有血块。

三、日常有哪些实用的「气血双补法」?

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出现气血不足,一旦出现了气血亏虚问题,人体健康就受到了影响和伤害。所以当你感觉自己出现气血亏虚症状时,应及时调理。

1、补气血之一:健脾胃

从上文可知,在气血方面,脾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慎斋遗书》亦言:「脾脏一虚,四脏皆无生气」。所以调理气血虚,补脾是养气血的关键。

食补:

气血双补就首推归脾汤。宋代医家严用和据「二阴之病发于心脾」理论而创立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汤,实用而不峻猛,柔中有刚。其补气亦补血,补脾亦补心,乃气血双补,心脾双调之方。

归脾汤与归脾丸的区别

归脾汤和归脾丸从成分、功效上来看,两者是一样的。

不过医谚有云:「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汤药是适合病情比较重时用,以取速效,缓解病情;丸药,用药量少,服用快捷方便,是病情好转以后,继续断病根用的,所以说缓。

另外在众多的滋补食品中有一食材能够滋阴补气,从而让气血得到修整,那就是黄精。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突出强调其「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的功效。

艾灸:

艾灸调理脾胃可以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承山穴。诸穴合用,可以健脾益胃,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使气血旺盛、身强体健,而通过艾灸来健脾和胃,自然可以达到强身保健的作用。

玫菊茶饮 (理气和胃养颜)

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大便正常。

2、补气血之二:养肝血

「肝郁则脾虚」,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运化,所以养肝血也是调气血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日常「四少」要做到:

就是日常要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规律,恬淡少欲是根本。

①少熬夜: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因此尽量少熬夜。

②少生气:暴怒的情绪会伤肝伤脾,导致气血损耗,要保持情绪稳定。

③少用眼:肝藏血,开窍于目,久视伤肝,切勿过度用眼。

④少喝酒:过量饮酒会耗伤肝血,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

搓手心--最简单实用的养血保肝法

两手伸直,手心相对,上下搓,前后揉,然后两手做「负阴抱阳」的动作——右手包着左手。

早上做完之后,可以在中午11点到13点再进行练习,是最简单实用的养血保肝法。

从经络的角度来说,手掌心有心包经的劳宫穴,是主血的,手心搓热后就有活血的效果。

参黄茶饮(益气健脾肾)

精神不振,容易疲乏劳累;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

出汗;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头晕头沉,容易健忘,多梦易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胃胀、食欲减退;女子月经紊乱,月经色淡。

3、补气血之三:远寒邪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即是寒邪会让血液瘀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冬天手脚冰凉。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远离寒邪,秋冬季应该注意防寒保暖,经常温水泡脚,经常做一做按摩,对身体比较有好处!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生水煮饭,不仅有毒还致癌?不敢用自来水煮饭的人看看
阅读下文 >> 别再被「无糖饮料」骗了!喝了它还是等于喝糖!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5119.net/news/show-147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5119大健康产业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08-2020  5119大健康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840015182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0470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