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产业资讯>两会声音:后疫情时代 医药产业的发展走向如何?

两会声音:后疫情时代 医药产业的发展走向如何?

2020-05-29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516 5119大健康产业网

核心提示:医药产业,特别是中医药产业是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医药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发展等热点话题,引起了医药界领袖们的广泛思考,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振国也给出了他的思考和期盼。

 

医药产业,特别是中医药产业是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医药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发展等热点话题,引起了医药界领袖们的广泛思考,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振国也给出了他的思考和期盼。

倪振国认为,2020年初这场疫情的爆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许多本该再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形成的社会习惯和社会发展布局,在这几个月内就发生了剧变。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给医药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会。

医药企业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和观念

倪振国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经验,提议医药企业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和观念。倪振国说,健康中国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中新药业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初衷。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医院、药店,乃至整个医药产业都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指导各种活动。新医保政策下,药企主动降价,大专家下沉到基层为患者进行科普教育,这些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医药行业中的体现。

以患者为中心,医药企业该怎么做?以中新药业为例,对药品的分类不再是简单地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是以医生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要想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和营销体系,企业就要用更高效、更廉价、更合理、更安全的药品,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式传递给消费者,传递给医生,而这个途径和方式将会给今后的医药行业,尤其是处方药的发展,带来模式上的颠覆性变化。

以非处方药领域为例。众所周知,非处方药运营的主体是药店,以前药企把大量的利润让给药店,让药店去做药事服务。在药店运营和服务过程中,一旦利益不能支撑药店的发展,服务势必会削弱。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会让企业代替药店去做药事服务。例如针对零售药店的推广,中新药业就推出了一组服务体系,包括健康检测、健康咨询、健康推荐,用这一组服务来替代原来的高毛利药店推广。这种针对性服务在服务同质化的大环境中越来越重要,患者越来越容易接受,而这种服务的结果使临床用药更合理、更便捷,也更经济。

倪振国还提出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模式的必要性。他指出,目前的行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更广泛的患者健康管理需求。特别是这场疫情,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而这种关注和需求也是我们企业必须关注的,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也将成为必然。

“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和观念的建立,今后将会给整个行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一个有正能量的企业,应该有责任,也必须将这种理念落地。”倪振国说。

面对疫情“大考”,医药企业应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倪振国介绍,中新药业早在疫情初期就开始关注疫情的发生发展,在治疗初期中药使用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针对此次新冠病毒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对集团400多个品种进行分类和分析,并在一月底前,筛选出用于新冠肺炎不同阶段、不同治疗领域和不同症状改善的24个药品,提交给了天津抗疫指挥部,对后期的抗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中新药业为天津13批援鄂医疗队每一位队员发放了他们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倪振国说:“从援鄂医疗队向我们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他们使用了我们的药品,这些药品在某些层面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海河医院作为天津抗疫的最前线,以收治确诊病人为主,中新药业为其捐赠了大量药品。在疫情前期,其提供的药品主要用于预防,到中后期,提供的药品以治疗为主,并与天津市卫健委合作,进行了相关药品针对新冠病毒的快速临床观察等科研项目。

中新药业作为制药企业,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承担和体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一方面,保证了药品的生产和供应,做到了及时和保质保量。如用冷链向武汉运送抗生素,派专车运送藿香正气软胶囊、精制银翘解毒片,清瘟解毒片等,不计成本为抗疫做贡献;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和企业自身的安全。据倪振国透露,中新药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到目前为止,企业没有发生过一例疑似、密接、或者被隔离的现象。“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保护,不要给社会增加负担。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

中新药业目前在积极地与在现场救助的中医药团队做与疫情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药物筛选,并推荐了很多中药方剂和成药组合,把疫情防控作为后疫情时代一个常态化工作,这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

后疫情时代,了解患者需求和痛点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

疫后思变,谈及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倪振国提出:

第一,“常备”观念的出现和加强。经历此次疫情,公众了解到常备一些药品的必要性。购药途径的变化导致了常备概念的逐渐确立和形成。这一概念将给整个医药产业带来重大变化,后疫情时代医药企业要加深和拓展这种常备思维。针对常备哪些药物,常备药品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常备后服务等,医药企业要做相关的预案。

第二,医药行业走进了新零售时代。新零售的观点并不是医药行业提出的,但药品的新零售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观念。这次疫情加速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加速了医药电商在零售方面的布局。这将给医药行业推广模式带来很大的影响,要求医药行业更全面地去了解患者的需求,调整其运营模式。

第三,后疫情时代还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变化——融合。医药行业的两大终端:医疗终端和零售终端。处方药在医疗终端售卖,非处方药在零售终端售卖。这两大终端每一个医药人都无法回避。这是药品销售的核心,但后疫情时代,原来界定非常明确的医疗和零售终端在这次疫情过程当中出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互通和融合。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中,就应该没有零售和医疗的观念,只要公众有需要,医疗企业的服务就要触及到那里。

第四,患者的自我诊疗意识加强。疫情期间,一些小病无法到医院就诊,医院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这时,科普宣传、药事服务、患者教育等,就开始体现其作用。后疫情时代,患者教育将产业化,因为患者已经开始有了需求,这种需求变主动后,市场一定会满足其需求。而患者教育的升级,就是科普宣传,药事服务的进一步升级。今后,医药企业将更加看重药事服务,而不是药品本身。

第五,患者服务的延伸概念。与SARS相比,虽然此次疫情更加猛烈,影响和破坏力更大,但国家应对和处理疫情的决心、方式以及结果更加合理。那么这是基于什么?是基于企业以往的大量积累。SARS后,许多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医院,都在反思和研究如何应对下一次疫情的发生。这就是服务的延伸,这种延伸是基于对经验和数据的积累。

据倪振国介绍,中新药业目前正在做患者和疾病数据的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用于药品的销售,而是让大数据告诉企业,他们更应该对谁进行服务,更应该对哪一些群体实现哪一些产品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后疫情时代,对患者服务的延伸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和解决的发展问题。”

“以患者为中心,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点。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螺内酯的副作用是什么 螺内酯的用法用量是多少
阅读下文 >> 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介绍今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5119.net/news/show-4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5119大健康产业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08-2020  5119大健康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840015182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0470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