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健康365>秋燥、秋凉、秋乏、秋郁!秋季养生要注意这些

秋燥、秋凉、秋乏、秋郁!秋季养生要注意这些

2020-11-03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704 5119大健康产业网

核心提示:秋天气温下降,空气更加干燥,此时养生应当注意些什么呢?专家提示秋分养生有四防秋燥、秋凉、秋乏、秋郁!防秋燥秋分时节,降水

 秋天气温下降,

空气更加干燥,

此时养生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提示

秋分养生有“四防”

秋燥、秋凉、秋乏、秋郁!

防秋燥

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等。减少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些酸。

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气候干燥多风。所以,秋季养生,以“防秋燥”、“适当冻”和“防乱补”为要点。

秋季燥气伤人,而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津干液燥”的现象,比如口鼻咽喉发干、皮肤干裂、大便干燥等。

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避免燥邪伤害。

在滋补上,可选择阿胶,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增强体质等功效,阿胶常常是秋季滋补首选之一。

秋天燥气伤肺,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坚持服用阿胶可以达到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的作用。这个时节服用阿胶糕,女性秋冬季节手脚冰凉的状况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开始天气转凉。夜越深,寒气越重,也更易侵入体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防止寒气入体,埋下健康隐患。早晚温差大,幅度甚至高于10℃以上,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

防秋乏

秋分来临,更应该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但早晚天冷,尽量选择在室内运动。

一到初秋,不少人会出现“秋乏”,典型症状就是浑身疲软,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对付“秋乏”应从起居上进行调节,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所以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防秋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而忧思多虑,必伤肝脾,致使百病纵生。应注意调养脾胃,多晒太阳,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秋分之后,

养生有哪些养生要点呢?

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吧!

添衣保暖防秋燥

秋分之后,凉燥主气,易发胃肠病或使旧有的胃肠病复发,因此秋分后养生很重要!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饮食、进补,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专家提醒,秋分过后,养生保健特别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市民最好要记得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早睡早起好作息

秋季昼夜温差大,易邪气入体,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轻松平缓做运动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进补养阴有章法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应注意禁忌,特别是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多补充些水来养阴润燥,例如喝些白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

在膳食中,还可以多加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的食材,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体检是否要空腹?这些一定要,否则误诊还危险!
阅读下文 >> 眼睛酸困干涩怎么办?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5119.net/news/show-5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5119大健康产业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08-2020  5119大健康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840015182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0470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