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综合资讯>医生紧急提醒:这个常用药,千万不能长期使用!赶紧告诉家里人……

医生紧急提醒:这个常用药,千万不能长期使用!赶紧告诉家里人……

2021-06-09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1060 5119大健康产业网

核心提示:急诊医学资讯A-A+一条关于红霉素软膏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不小心烫伤了?擦点红霉素吧!被蚊子咬了几个包?擦点红霉素吧!长脓

 急诊医学资讯
A-
A+

 

一条关于红霉素软膏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不小心烫伤了?擦点红霉素吧!

被蚊子咬了几个包?擦点红霉素吧!

长脓包痘痘了?擦点红霉素吧!

嘴角烂?还是擦点红霉素吧……

 

一管才两三块钱的红霉素软膏,

一直是老百姓家庭药箱的“常客”。

但是近日,

一条关于红霉素软膏的话题,

冲上微博热搜。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央视网报道

注意!#红霉素软膏不是万能药#

 

红霉素软膏是生活中常见的涂抹类药物,似乎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万能药”。

 

医生提醒:#红霉素软膏绝对不能长期使用#,它是抗生素类药物。一旦滥用,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身体可能会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如果皮肤出现问题,能用红霉素软膏吗?医生表示,可以根据皮肤是否有破溃,是否出现感染,是否需要防止感染,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是一种什么药?

红霉素软膏,顾名思义,主要成分是红霉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抗菌药物,对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少量红霉素混合在黄凡士林和石蜡中制成含量1%的软膏,就是我们常见的红霉素软膏了。

红霉素软膏总共有两大类应用:
抗菌消炎、轻微损伤时的预防感染。

➤ 毛囊炎:如散在口周两边的红色丘疹,一碰就疼的那种,即便是有明显的渗出、糜烂的情况,也可使用。

 

➤ 痔疮:有痔疮的人在清洗肛门后,再涂抹少量红霉素软膏,以减轻不适症状。

 

➤ 蚊虫叮咬:情况较严重时,可以取适量本药膏涂抹,每日2次,连用5~7天。


 

➤ 冻疮:在冻疮已破溃时,可在没有破的地方涂1%红霉素软膏,保护创面。但需要注意,不要涂抹在已破裂的皮肤上。

 

➤ 烂嘴角: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可以涂抹少量红霉素软,同时服用维生素B2。

 

➤ 倒刺:可先用温水泡手,等皮肤变柔软后,再用指甲刀将倒刺剪掉,然后涂上一些红霉素软膏。

 

➤ 流鼻血:冬天鼻子干燥流血时有发生,可以用红霉素软膏少量涂抹鼻中隔部位,每日4~5次,可改善鼻腔内环境,预防再次出血。

 

➤ 轻微挫伤:如身体有轻微挫伤、划伤或其他创伤都可使用红霉素软膏。一般用法是将患处清洗消毒,之后将适量药膏涂于患处,1日2次。

 

➤ 轻度烫伤:小面积的烫伤可以先用冷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在表面薄涂一层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和红霉素眼膏有啥区别?

 
除了红霉素软膏,还有一种红霉素眼膏,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不能混用呢?  

 
1、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结膜炎、或者眼外部感染,应用时涂于眼睑。而红霉素软膏是涂抹在皮肤表面的。  

 
2、因为要涂抹在眼睑内,红霉素眼膏是要求近似无菌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无菌。而红霉素软膏主要局部涂抹于皮肤表面,不是无菌制剂,两者绝对不可以混用。  

 
3、一般来说,红霉素眼膏的浓度是0.5%,红霉素软膏的浓度更高,是1%。因此,如果把红霉素眼膏当软膏使用,可能会因为浓度不够影响皮肤局部的抑菌抗感染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红霉素虽好

但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01

过敏反应


 
红霉素的过敏反应副作用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使用后会出现强烈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就应及时停止用药,以免给自己带来更多伤害。

02

皮肤干燥


 
红霉素对处理各种皮肤疾病上确实是有疗效,能够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就必然会造成皮肤干燥。

因此,当患处差不多好了就得停止涂抹了。

03

耐药性


 
红霉素软膏虽然是外用药,但也属于抗生素类药物,而此类药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耐药性,简单来说就是越用得多越没有效果。

 
很多人一开始用红霉素软膏时,
效果非常好,
但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却不怎么样,
这就是产生耐药性的表现。

更要命的是,
红霉素类抗生素
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特效药。
如果真产生了耐药性,
一旦真的患上支原体肺炎这类严重感染,
那可就真的无药可用了。

 

建议:

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有禁忌的小伙伴尽量不使用。如果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应该先咨询医师或药师。  

 
使用时,如果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止用药,对于哺乳和妊娠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THE END-

来源:央视网、工人日报、科普中国、健康浙江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体检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了?医生:不一定!教你读懂体检报告!
阅读下文 >> 肝癌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有这5大症状要当心它是否找上门来了?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5119.net/news/show-98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5119大健康产业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08-2020  5119大健康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840015182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04706号-7